当前热议!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本报记者 黎竹 刘旺 北京报道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业内专家认为,在当前国际格局重塑背景之下,在我国推进人工智能以及高精尖产业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成为关键的解决之道,因此素质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需要社会多元力量的进一步推动。
出台《意见》 促进落实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
那么,这场科学教育的“加法”要怎么做,才能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从而进一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意见》不仅对教材、课程、实践活动、课后服务、师资等学校教学与服务提出了体系化的改进举措,还对校外培训、竞赛、中高考等热点教育改革提出了衔接措施。
比如在深化学校教学改革上,《意见》提到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深度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陶华坤认为,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要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同时推动“科学家精神”加速走进校园。
此外,还将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确保教辅书的思想性、科学性;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
社会参与 提高质量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意见》中强调,当下需要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则指出,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和不足。
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应该以多元力量促进现代化科学教育体系的建设,亟须健全第三方机构进校园机制,统筹利用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
陶华坤认为,应该开辟培育科学创新“新场域”,打通科学教育物理边界和行业边界。
《意见》提到,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各地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深化环保设施开放,丰富环境科普内容形式,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陶华坤进一步建议道:“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还要把学生科学素养纳入学业质量全面监测范围和学生成长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开设科学教育社团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创新需求。”
《意见》中还提出,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
记者了解到,科学教育将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包括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
科转育成智慧农业平台联合创始人张晓兵则认为,数字智慧平台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生动、直观、沉浸互动性的教材和课件;提供更通俗易读、更便捷的各种科学实验和虚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能够促进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公平化和均衡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机会,打破了地域空间、经济资源等限制障碍,能够促进科学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和最大化教学功效。
AI+教育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做科学教育“加法”的过程中,人是基本主体。
张晓兵认为,培养学生和教师成为“使用先进工具的人”,要先把“先进工具”学习好。通过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掌握大语言模型和AI这样“先进工具”的使用技巧,加深对其技术原理和运作的理解,提高工具的使用效率和准确度,与“先进工具”教学相长,让“先进工具”成为有力的学习助手和帮手,持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相关投资者也透露,目前以ChatGPT为主的大语言模型展现了我们对算力的潜在需求,虽然生成式AI及相关赛道火热,但也反映出我国缺乏相关领域创新人才的困境,商业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发展等各个领域也都涌现出对科学人才的需求。他提到:“美国在人才培养上早就强调的是创造性、批判性的科学精神,就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培养科学精神。”
对于教育企业来说,目前To B和To G是能够推动助力科学人才培养的两个方向,其中涉及政府购买科技类校外培训、开发科学教育资源、联合搭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科学教育基地等形式。
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东吴证券方面表示,从大班课到小班课,传统教育难以真正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而AIGC技术对教育的赋能用最小的边际成本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AI+教育是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5月初,由好未来承建的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正式上线AI云课堂。据悉,这是一个互联网人共享学习平台。该课堂平台聚焦了12个智慧教育前沿领域提供课程服务,已正式上线9个互联网职业方向、50余门课程,其中人工智能领域课程占总量的1/3。
另一方面,《意见》中提及,要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各地要合理规划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这说明符合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也亟须更新,搭建好新的教学教育内容和产品体系。
据悉,当下新东方智慧教育事业部面向学校、科技馆等提供科学教育服务,包括航天科技教育交互体验系统、开源鸿蒙科技教育解决方案、科学探索教育解决方案等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已进入中小学的科学课、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
飞象星球目前已推出双师素质课堂、智能作业系统、VR虚拟课堂、智慧校园等覆盖中小学校各个场景的解决方案,包括教室、办公室、操场、图书馆等。
但科学教育的“加法”并非只有教育企业才能参与其中。
《意见》表明,各地要积极动员各类企业,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以企业捐资、挂牌、冠名等形式,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培训专业讲解人员。引导高科技工农企业开展“自信自立技术产品体验”活动。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