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成千岛,“海岸卫士”红树林种植有多难? 全球热讯
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田甜 肖晗
从远处俯瞰,成片的红树林团簇在一起,宛如一座座翠绿小岛,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海面上。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总称,它既可防风消浪、净化海水,还能为鱼、虾、候鸟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故享“海岸卫士”之名。
6月27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跟随“森林探访团”抵达福建省福鼎市,亲身体验中国红树林区的常见物种“秋茄”人工种植,见证社会公益支持海洋生态建设的落地成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体验:深入滩涂种秋茄,10米竟然走了半小时
6月27日,福建福鼎气温直逼40摄氏度。经40分钟车程,记者一行抵达福鼎市店下镇,这里是沙埕湾南部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乡镇,也是经福鼎市林业局全盘考察后,适合红树林种植、生长的区域之一。
(等待插植的秋茄胚轴。受访者供图)
“桶里放的都是胚轴,即秋茄的种子。秋茄采用胚轴插植法,将胚轴垂直插入泥土,深度为胚轴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幼苗很贵很难得,一定不要插倒了!”种植秋茄前,当地村民耐心地讲述着胚轴的插植技巧,同时反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注意防暑,滩涂深处不要停留,踩稳了就继续往前走,否则会越陷越深。”
“插植胚轴的方式听起来跟插秧很像,应该难不倒我。”听完注意事项后,自认为运动能力极强的体验记者顿时信心满满,暗戳戳下定决心,要做跑得最快、插苗最多的那个,便立马穿上带雨鞋的连体雨裤,提上胚轴数量最多的塑料桶,准备出发。
走了不到10步,第一个“下马威”就出现了。滩涂内地势复杂,伴随着一阵阵脚踩入淤泥的“噗叽声”,记者踏入一处深度超过膝盖的淤泥,本想靠着核心力量转动右脚脱困,不料越陷越深,“师傅,麻烦来救救我!”几分钟挣扎后,运动手表记录的实时心率已飙升至159次/分,甚至高于徒步、小重量无氧运动时的平均心率,只能选择举手求救。
30分钟后,当头的烈日加上连体雨裤包裹下的闷热,记者早已大汗淋漓。为了增加受力面积,记者选择爬到种植区附近,这也导致防晒服、防晒面罩甚至防晒帽上,都溅到了淤泥。回头一看,划定好的秋茄种植区离出发地不过10米。
“秋茄胚轴只能人工种植,但这只是红树林人工种植中,相对简单的一步。”村民一边扒开脚边的淤泥,一边笑着说,滩涂地势高低不平,要保证胚轴存活生根,前期的滩涂整治,后期的人工管护、补植补种同样艰难。
红树林自然分布最北端,福鼎已种植1000亩红树林
插植难度大,存活率也不高,为什么还要坚持种红树林?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海岸防护是红树林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它也有着“海岸卫士”的美称。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表示,500米长的红树林带可将海浪高度削减50%至90%,而保护1公里红树林的成本比修建1公里的防波堤成本低1000倍,“树林可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
此外,红树林与海草床、盐沼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森林高5倍,每公顷红树林可以储存3754吨碳,相当于2650多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成片的红树林。受访者供图)
2022年6月,在自然资源部联合公益组织的“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下,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公益项目——“蔚海行动”正式启动。在该行动中,蚂蚁集团捐资支持了 “福建福鼎红树林修复”项目,计划种植超270万株秋茄,目前已完成种植面积1000亩。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福鼎是中国沿海红树林自然分布的最北端,也是全国首个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支持本地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